时间重新定位在2019年3月18日,这一天我经历了人生很多个第一次: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,第一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。作为一名辅导员,能够亲临大会,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温度和情怀,内心激动不已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这样的规格召开,在党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,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办好思政课的坚定决心,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信心,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壮志雄心。
会后,很多人都问我,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
我的回答是,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,理直气壮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。
为什么提“理直气壮”?
这一年,我一直在反思,是否存在理不直、气不壮的地方?
事实上,很多辅导员向我“吐槽”,甚至我自己也抱怨过,各部门下发的各项任务,大量的事务性工作,统计各种表格,加班加点赶材料,日复一日的重复,“5+2”,“白+黑”,非常”6+1“,每天忙得不亦乐乎,却把我们最该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不断压缩,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们该怎么办?
有一次,应邀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辅导员论坛。一位辅导员在主题发言中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,他说辅导员工作中有一条“胡焕庸线”。学过地理的同志都知道,“胡焕庸线”是中国的黑河、腾冲一线,东西部的分界线,东部45%的国土住着95%的居民,西部55%的国土却只有5%的居民。他用“胡焕庸线”比喻辅导员的现状,他说事务性工作是我们的副业,也就是45%这部分,我们投入了95%的精力,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的主业,也就是55%这部分,我们却只投入了5%的精力。对于辅导员来讲,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真正有成就感的事情,但我们每天都只是事务性工作的堆积,没有存在感、价值感,所以我们才会不幸福。怎么办?他提出要打破辅导员的“胡焕庸线”,要尽量不做或者是少做事务性工作,把精力转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责主业上。
他讲的很生动,一时掌声雷动。到我发言的时候,就有同志问我,如何打破辅导员的“胡焕庸线”?实际上,我也在思考,能不能打破?然而,新时代赋予辅导员工作新的时代内涵,从近几年大家的工作内容就可以看出来,我们的事务性工作不仅不会减少,反而会大量增加。
那怎么办?不是没解决问题吗?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。
假设给大家一周的时间,不用做事务性工作,专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我们打算怎么做呢?我们有信心做好吗?
举个例子。有一年,省里举办辅导员大赛,其中主题演讲环节有两道命题,题目1是“风行草偃,润物无声”,题目2是“与青年大学生谈马克思主义”,辅导员更愿意答哪道题呢?大部分人会选第1题,为什么呢?因为辅导员对学生都有爱,都有故事,我们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风行草偃,就是润物无声。
而“与青年大学生谈马克思主义”,我们平时谈了吗?谈得怎么样呢?看看抽到第2题的选手讲的是什么?马克思的生平事迹,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,很少讲到马克思主义的内涵,更难讲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。诚然,我们辅导员对学生都有爱,但我们给学生的爱不应该仅仅只是“小爱”,更要有对党、对人民、对国家、对民族的“大爱”,我们要在学生的心里埋下“真善美”的种子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,2014年,教育部关于印发《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(暂行)》,把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分为九大方面,第一条是思想政治教育,2017年,新修订的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》重申了辅导员工作的九大主要职责,第一条是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。
我专门组织了一场辅导员论坛,题目是“辅导员如何提升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能力”,多所高校的辅导员你来我往,唇枪舌剑,讨论得十分热烈,最后到我发言,我却表达了遗憾,为什么?因为没有人谈到思想理论教育,我们平时在这方面的工作很乏力,大家讲的都是价值引领,而价值引领的形式很单一,都是活动载体,也就是说我们辅导员最擅长的就是搞活动。
其实,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素养不足。我们辅导员忙不忙?真的很忙,也许我们大部分时间要处理事务性工作,但还是有一部分时间去做思想政治教育,但面对一些热点、焦点的棘手问题时我们真的很乏力,不知所措,于是,我们把为数不多的时间、精力又放到熟悉的事务性工作上面去了,长此以往,才形成了所谓的“胡焕庸线”。
那么,如何打破这条“胡焕庸线”呢?
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,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,要因事而化、因时而进、因势而新”;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,“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,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、做到个人”;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“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”。
我们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,对应的是,我们的责任也越来越重。一方面,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“拔节孕穗期”,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;另一方面社会舆论纷繁复杂、时代环境多元激荡,急需廓清学生思想迷雾、校准价值航向。
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,辅导员该如何发挥作用呢?怎么把政治的内涵转化为学生情感的寄托、认同的价值呢?如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,激发强大正能量呢?
说到底,如何才能做到理直气壮呢?
事实上,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实面临很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热点,比如腐败的问题,弱势群体的问题,分配不公的问题,可持续发展的问题,这些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,在一些矛盾没有充分解决的时候,我们该怎样给学生一个更好的答复?
这一年,我以《理直气壮做好辅导员》发表论文,以《辅导员也要上好思政课》撰写书稿。我坚信辅导员会讲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,会讲透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、社会主义建设规律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,会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,会讲通讲懂“四个自信”,用这些翔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给学生一个最好的答复。
这一年,我思考了8个问题。辅导员如何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?辅导员如何调动和培育“课程思政”?辅导员如何实现高校思政课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